[自留习作园地]

我与杨继绳就“文革”问题的往来

小 鹰


我对杨继绳“文革反官僚”的观点,从2013年11月就开始有异见,那时他给孙怒涛《良知的拷问》一书写的序言就是这个看法。为此我也同他通过几次邮件,指出毛泽东发动的文革,不是一场“反官僚”的运动,文革反的是“走资派”,然而,在中国“反走资派”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因为它既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形和需要,也反动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

但杨继绳从未正面回答过我的批评,只是来回送我他的文章《道路·理论·制度──我对文化大革命的思考》,意思可能是要我再去研读。後来,该文,作为“导论”,被收入他的“文革史”。

在2015年2月出版的《历史拒绝遗忘──清华十年文革回忆反思集》中,收了我的《“文革”对话录》[1],其中按主编孙怒涛的要求,我把杨继绳的名字换为了“有人”。杨继绳是该文集的特聘顾问,他当然会看到我的这篇。

2016年5月,经友人介绍,我加入了由几十位清华学友新建的“生活常识群”,群主是孙怒涛,而清华名人杨继绳、秦晖、蒯大富等都在群内。它名为“生活常识”,实则讨论文革问题,由各人提交文章,共计有20篇,群主安排次序,每次发给群友一篇,每篇讨论三天。从5月8日开始,第一篇是杨继绳的《为什么历史学成了当代显学》,当然是好评如潮,最後的一篇是我的《论“文革”的反动性质》[2],直接点名批评杨继绳的“文革反官僚”论,引发了不少争议。

60多天的讨论非常热烈,各人直抒己见,你来我往,令人耳目一新,颇为振奋。它很像是“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早年参加过的那种学术讨论会,不过不是面对面,而是通过微信文字,“唇枪舌剑”。我原以为这是个机会,可以与杨直接交流,但是我错了。那时杨也在群里,在讨论我的那篇时,始终没有发言,即使有些群友在争论时一时语塞,点名请杨学长来回答我的质疑,也不吱声。他在实践毛泽东1957年反右派开始时的办法,党员干部们对所有批评意见要“硬着头皮顶住”。

杨继绳是个改革派,写过《墓碑》等好书,我当然支持他。也正因为他的影响大,我对他的观点就格外注意。只是由于他没有回应,不置可否,後来我才把批评“文革反官僚”的说法写到几篇文章里去,希望引起注意和讨论,但也少有回音,既非赞同,也无反对,感觉如入“无物之阵”,竟是像沙漠般的荒凉和寂寞,令人不寒而慄。

在讨论我那篇的第三天末,我发了个贴子写道:

“对拙文的讨论快要结束了。谢谢各位的阅读和畅所欲言。平时很难听到这些意见,对我很有帮助。如我回复中有言词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海涵。只有两点遗憾。一是没有听到我期待的一些学长们的意见,二是无人问津那六道思考题。不过,从这种沉默中,我依然得到了信息。我还会再思考。欢迎一对一地,有深度的交流。非常感谢!”

文中提到的那六道思考题是关于马克思的[2],不乏“伶牙俐齿”的清华群友无人问津,说明它们并不容易啃,或许还是些问到了点儿的“好问题”,故失望之余亦略感欣慰。

从这次讨论,我得到的第二个信息是,中国茶馆式的群文化的确令人却步,消闲的茶馆“不是个讨论学术的地方”,即兴随意,蜻蜓点水,七嘴八舌,话题变化飞快,我不会在这种地方浪费时间,因此我不再入群,宁愿以一对一的方式私下专注交流。

此後,我与杨继绳就没有什么来往了。

一转眼,来到2023年。

7月9日,我收到北美《华夏文摘》“文革博物馆”主编华新民的电子邮件如下:

邵兄:

有几件事要告诉你:

1)杨继绳知道你有几篇批评他的文章,托国内某友人告诉我,想看看这几篇文章,我找了你在我们“文革博物馆”发表的3篇文章以及你的另外2篇文章:《“文革”问答三》和《杨继绳“文革反官僚”说的恶果》,将它们发给杨的信箱,但是马上被拒收退了回来,所以只好托国内的友人转发给他。

这是杨收到后的回应:

转来的几个文件我都看了。谢谢。由于写了几本“负能量”的书,我被某部门定为重点人,我的邮箱和微信被封杀,加上这几年身体不好,与朋友联系不太方便,我几年没有写东西了。

小鹰的文章我看了,他如此重视拙作,我很高兴。由于身体不好,没有回复他,失礼了。

有一件事必须说明。wg史的香港出版物和网上传的不是最后定稿,是2015年征求意见稿。出版社为赶50周年,就将2015年稿出版了(出版社和我沟通不方便),2016年我改了一年就白改了。

──杨继绳

……

新民

杨在信中没有针对我那五篇文章提出任何具体的意见,只是“言不由衷”地表示“很高兴”和“失礼了”,最後,他又就“版本”问题做了“含糊其词”的“说明”,大概意指我批评的不是“最後定稿”,因此没有“回复”的必要。

我这里也想“必须说明”的是,华新民送给杨的五篇,除了《“文革”问答三》[3]是写于2016年10月,其它有三篇[4]写于2018年3或4月,最後一篇[5]写于2023年5月。文中引用杨书的文字均取自杨继绳《天地翻覆》2017.2版书稿(由清华校友重新编辑合成)。如果杨看了我批评他的引文,他自己应该知道,那是他在2016年“改了一年”之後的版本。

到了9月底,我又收到由华新民转来杨继绳给我的两个rar文件包。我打开大致浏览了内容之後,非常失望。

一、他还是没有针对我所写的内容给出任何讨论或反批评,也没有说自己的看法有什么改变或深化。

二、他只是又发来2023年的修改书搞,意思还是我有引用“版本”过时的问题,误解了他,要我再去研读领会。我耐心核对了这最新版本,发现我所引用过的文字,只有个别词语他作了改动,语句的内容和意思都没有什么变化。

三、他收集送来不少他人对该书的评论,多是早期吹捧他的文字或报导,如此拉些“专家”来站台,很没意思。

这正如鲁迅所言,“但中國又是極愛中庸的國度,所以極端的昏蛋是沒有的,他不和你來戰,所以決不會爽爽快快的戰死,如果受不住,只好自己吃安眠藥片。”

从此,我已不想再看他的东西了。好在现在还有个互联网,在那里可以发声,“单身鏖战”,作些“韧性的反抗”。

“文革究竟是什么?”──是“反官僚”,还是“反走资派”?

“他不和你来战”,除了杨继绳,这也是现今中国文坛,甚至学界,的一种典型“战法”。

但我想,总会有明白人愿意关心,愿意做学问,愿意讨论和指教的。

我赞成“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历史的事实是由矛盾的陈述中清理出来的,……。”

写于2025年7月4日

[索引]

[1]小鹰,《“文革”对话录》,2014年3月,http://www.azcolabs.com/xy_wg_dialog_1.html

[2]小鹰,《论“文革”的反动性质》,2016年1月,http://www.azcolabs.com/xy_mao_wg_dialog.html。

原讨论稿共六节,现已把後三节:<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关于马克思的六道思考题>,另加<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关于“阶级斗争”>,和<关于“剩余价值”>,一起写成《“概念”六日谈》,2016年9月,http://www.azcolabs.com/xy_chatting_6days.html

[3]小鹰,《“文革”问答三》,2016年10月,http://www.azcolabs.com/xy_wg_q&a3.html

[4]小鹰,《毛泽东真的要“揭露黑暗面”吗?──评杨继绳文革史<天地翻覆>之一》,2018年3月,http://www.azcolabs.com/xy_wg_yjs_1.html

小鹰,《官民矛盾·刘“四清”与毛“四清”·文化革命──评杨继绳文革史<天地翻覆>之二》,2018年4月,http://www.azcolabs.com/xy_wg_yjs_2.html

小鹰,《马克思 versus 毛泽东──评杨继绳文革史<天地翻覆>之三》》,2018年4月,http://www.azcolabs.com/xy_wg_yjs_3.html

[5]小鹰,《杨继绳“文革反官僚”说的恶果》,2023年5月17日,http://www.azcolabs.com/xy_wg_yjs_4.html

(返回)

研究文革,点击参见:

小鹰:《“文革”是毛“修复面子”的工程吗?》 (2025年2月14日)

小鹰:《“走资派”是个“伪概念”吗?》 (2025年2月7日)

小鹰:《答对我“文革观”的一种议论》(2025年1月17日)

小鹰:《“文革”问答三》(摘要本) (2018年2月)

小鹰:《杨继绳“文革反官僚”说的恶果》(2023年5月17日)

小鹰:《马克思 versus 毛泽东》(2018年4月)

──评杨继绳文革史《天地翻覆》之三

小鹰:《“官民矛盾”·刘“四清”与毛“四清”·“文化革命”》(2018年4月)

──评杨继绳文革史《天地翻覆》之二

小鹰:《毛泽东真的要“揭露黑暗面”吗?》(2018年3月)

──评杨继绳文革史《天地翻覆》之一

小鹰:《“文革”问答三》(2016年12月)

小鹰:《“概念”六日谈》(2016年11月)

小鹰:《对谈钱理群教授的“文革观”》(2017年6月)

小鹰:《“堕落”是如何开始的?》(2017年6月)

小鹰:《对杨继绳的“文革史观”提几个问题》(2017年5月)

小鹰:《刘少奇是“官僚”,还是“走资派”?》(2017年2月)

小鹰:《对秦晖教授“自由平等”观的异议》(2016年12月)

小鹰:《文革研究向何处去?(续)》(2016年11月)

小鹰:《文革研究向何处去?》(2016年4月)

小鹰整理:对《文革研究向何处去?》的质疑与讨论 (2016年5月)

小鹰:《论“文革”的反动性质》(2016年1月)

小鹰:《清华文革琐记》(2014年9月)

小鹰:《清华文革反思》(2014年9月)

小鹰:《“七·二七”之谜》(2014年9月)

小鹰:《“文革”对话录 (续)》(2014年6月)

小鹰:《“文革”对话录》(2014年3月)

小鹰:《为什么毛式“社会主义”是反动的?》(2013年10月)


链接网站首页-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