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留习作园地]

[说明]本文记录了作者对一位美国市长的亲身感受和连续七年以上的观察,以牛顿市里发生的一些重大的财务和政治事件为例,试图说明美国的官员和民众是如何一起处理解决社区里的各种有争议的重大问题的?政府体制条例是如何制约官员的作为?而舆论和媒体又是如何发挥有效的监督批评作用?这些事例有助于读者具体了解什么是美国日常生活中的民主和自由。


牛 顿 市 长

小 鹰

2005年夏天我决定给牛顿市长大卫·科恩先生(右图)写一封信。

事情是这样的。市政府几十年前在市内修筑了一条明渠,用来收集和排除地面雨水。这条明渠的一段从我和邻居院子的边界处通过,有近十米宽,四十来米长,占用了我们各自院落的土地二百多平米;明渠两侧用铁网栏起,与院落隔开。从那时起,房主对这块地的拥有权和城市明渠的通行权在地契上就有标明,并无争议。现在的问题是,多年来铁网内部的明渠两岸,杂草丛生、野树乱长,不觉之间,有的竟已长成参天大树。这年夏天,我注意到其中有三棵大枫树已经死亡,有一棵业已齐根折断,差点砸到渠那边邻居比尔的房子。比尔说,他曾要求市政府帮助清理这倒下的树干,但官员的回答是:这棵树是长在你们的土地上,我们不管。于是比尔也就听任它躺在渠边,不加处理,反正渠水照流。

听比尔这么一说,我倒犯起愁来了。我琢磨,还有两棵死树早晚也得倒下来,一旦倒了下来,看那高度是够砸到两边的房子或车子的,若是不砸到人就算幸运。可要是雇人来锯树呢,恐怕一两千美元也下不来。我是花不起这个数目的,就是花了也是心有不甘。怎么办?比尔已在市政府碰过钉子,我得另辟蹊径。我想起中国古训“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于是便提笔给牛顿市长大人写信。

麻萨诸塞州牛顿市,又称“花园城市”,位于历史名城波士顿西边8英哩的地方,建市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该市有大约8万4千人口,占地47平方公里。据联邦调查局的统计报告,在美国同一等级城市中,牛顿市于2003、04、05连续三年被评为最安全的城市,其根据是比较谋杀、强奸、抢劫、斗殴、盗窃和偷车等六项犯罪率的统计数字。大卫·科恩先生是律师出身,于1998及2002年两次由市民公投选举成为市长。

我在给市长的信中报告了我看到的死树、我的担心,和我的无能为力;指出既然明渠是公众排水系统,市府有责任维持它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我特别强调这些仍然站立的死树对附近的生命财产已构成了威胁,最好在发生不愉快的事件之前把它们处理掉。

信是七月中发出的。我的估计是市长顶多只会把这一类小事交给公务员办,后者一般打打官腔就罢了,即使要办也得费些口舌和时日。

两三个礼拜过去了,没有音信。“这正如我所料,”我想,“不过这个季节度假的人很多,不妨等几天再去市府问问。”

到了第三个周末,星期五下午的三点多钟,我忽然从窗外看到横贯水渠的路边停着一辆汽车,有两个衣冠整洁的人在树下阴凉处一长一短地交谈,好像没有什么事,但也不像就要离去的样子。我纳闷大热天他们呆在那里干什么?便装作无意的样子走到院里去看个究竟。这时其中一位注意到我,便向另一位打了领带的长者示意。那长者一见到我便大步向我走来,

“哈罗!您一定是XX先生了。”他伸出一只大手,自我介绍地说,“我是大卫·科恩。”

“哦,您就是市长先生?”我感到意外,一边同他握着手说,“您好!”

“是的,我收到了你给我写的信。”说着,他把手中的信递给我看,“对不起,因为忙我没能更早些时候来。”他一开始便向我道歉,并又向我介绍了他的助手。

“我们是来查看你说的情况,并没有打算来搅扰你……。不错,它的确死了有一些日子了。”他指着近处一颗业已干枯的大树说,“我刚才已经打电话叫工程处的负责人过来看。我们正在等他来具体安排事项。”

“那太好了!您能亲自来看使我感到高兴和吃惊。”我实话实说,“不过那边还有一棵也死了。”

说着我便领他到后院去。那棵树比前一棵还要高大些,同时我又指给他看那棵横躺在水渠边的树干。他仔细地查看了之后,便点点头,表示同意。

这时邻居比尔也闻讯过来,他高兴地拉着市长的手说“我通常在报纸上看到你,想不到今天却在这里遇见了真人。”接着又简单地讲了他去市政府询问的经过。

不久,工程处的负责人麦克赶到了,市长和他交谈了几句,又向我介绍。麦克拿出手机,立即记下我的电话,说“下周初我给你打电话。”事情就这样在现场定了下来。

一周后的一个早晨,市府雇请的两名专业锯树工人如约来到。其中一人像“人猿泰山”那样,灵活地在树间攀缘上下,用链子锯将树干一段一段地锯开,另一人负责将断树枝送到碎木机去打成碎木片装车,而巨大的树干则用吊车吊装到卡车上。我给他们送来一些清凉饮料,也帮助拉运一些树干树枝,顺便闲谈些家常和球赛消息。到中午时分,三棵死树已经收拾干净。第二天一大早,不料又有一位市府办事员来到现场查看工作是否完成,并询问我是否满意,我自然也很说了些好话。

市长亲临现场调查研究的负责精神,他的亲切态度和办事果断、讲究效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而他的下属执行任务也是一板一眼,有始有终,非常职业化。从此我就不由自主地更留意报上关于这位市长先生的消息了。

2006年大卫·科恩又竞选成功,连任下一届市长。他虽然仍是市府阶级最高的官员,但他的工资水准多年不变,每年还是$97500美元。因此,按照工资排名,他却从两年前市政府人员的第63位降到了第94位。据报道,牛顿市聘请的总学监工资排名第一,每年$221392美元,警察局长$139682美元,而许多中、小学校长、警官、消防队长、财务管理人员等都比他挣得多。

上一次市议会提升市长的工资是在1998年,恰好在科恩第一次宣誓就职牛顿市长之前。2005年市议员投票决定给他增薪$27500,这会使他的排名提升到第6位,但是却为科恩先生婉拒了。他说“我把这个工作看作是为公众服务,我对我的工资感到满意。只要市府还面临着计划和服务项目的消减,我是不会接受加薪的。”他认为,市长的职位是公民投票选举的结果,不是聘请而来的,因此他的工资不必与其它行政长官拉齐而增加。“我期望,凭着‘这是牛顿市’这一点,以及对服务公众的承诺,我们总能够吸引到高水准的市长候选人。”他这样对记者说。

2006年秋牛顿市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经多年蕴酿,9月5日市议会通过了一项动议,决定将35年老的北高中拆除重建,总预算达1·51亿美元,预计于2010年完工,它将成为麻州历史上造价最昂贵的高中。虽说州政府可以资助一部分,但对市府而言仍是一项化费巨大的工程。不少市民对此感到不安,提出是否可以维修和更新旧有建筑、设施而不必重建。他们认为这样一个大项目应由公民投票决定,因为毕竟这花的是本市纳税人的钱,而钱应当花得更合理些。但按照牛顿市法律,要想把这一个问题交由公民投票,提案人首先要获得至少2692名牛顿市已注册选举的公民的签字同意。而且,如果要中止市议会已通过的这个决定,所有签名必须在三周内提交市府,由市府选举委员会计数并审查签名的有效性。这样一来,申诉派便开始在市内活动,到处征集签名,要求就此提案交由公民投票决定。

顺便说一句,在美国居住常常会见到这一类征集签名的活动。任何人想要竞选,比方说,市参议员的位置,那么你首先至少要获得一定数量该市已注册的投票人的签名支持,才有资格开始竞选。我就见过一位初出茅庐的政客,在市图书馆门前亲自游说,忙碌地拉人签字。无论你的资格有多老,声望有多高,这一程序都是不可免的。即使是麻州多年的国会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先生,在2006年竞选连任时,他也要先拿到本州足够的支持签名才行。那天我碰巧遇到为他的征集签名,出于对他的敬重,立刻便签了他老先生一名。当然,我遇到的不是肯尼迪本人,他自有竞选工作人员替他跑腿。

9月25日申诉派如期将收集到的签名送交市政府,由市府选举委员会开始计数和审查。不久,市府选举委员会主席彼得·卡格宣布,合格的签名只有2571个,不足所要求的2692。结果,市议会拒绝把“是否重建北高中”的提案交由牛顿公民投票,而是仍维持原来所通过的决定。

征集签名的申诉派自然不服,据理力争,要求重新计票。结果发现选举委员会竟漏计了39页,有效签名实际上是3223个,超过了所要求的五百多。这一下,舆论大哗。美国人对选举作弊这一类丑闻一向非常敏感。

民主的概念是属于社会群体生活的整体高级意识。民主的制度是生产力和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经过斗争后为公众所确立的社会生活准则。这有点类似交通规则,只是在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并经过多次血的教训之后,才逐渐为公众要求、接受并自觉遵守。当然,民主制度要根据实际的社会状况逐步建立起来,它本身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更要受到公众舆论的监督。

美国的民主制度已经设置和运作多年,加之报刊电视等舆论工具有着相当的独立性,使得政府的运作有一定的透明度,各种政治经济丑闻也常有报道曝光。但是对于人类某些个体或由某些个体结合而成的利益集团来说,能够“独断专行”、“为所欲为”的独裁心理,仍旧是个很有诱惑力的东西。因此,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总有些人或集团嫌民主制度碍手碍脚。他们在一般情形下还能高谈民主,也会遵守规则,但到了关键时刻,就不免要作些手脚来使结果对自己有利,或作假证来刻意推行自己的政策。小布什两次当选美国总统都是票数十分接近的险胜,因此在一些有激烈争夺的关键州,例如佛罗里达和俄亥俄,选前对不利己方的投票者的刁难和阻挠,选后对有争议的票数重计过程的争斗,均可以明显地看到各种咀脸和小动作。

“民主”无疑较“专制”要进步。然而,近代以来,如何在“民主”的口号之下,煽情作秀、设置圈套、误导舆论、操纵民意几乎已成为一种学问或职业了。一些政客为短视私利所驱使,运用一权在手的便利,或钻法律空子、或故意违反民主制度,不惜造假欺骗公众。且不说从长远来看,多数人一时的选择本来未必就一定是明智的选择,而在这种氛围之下,则连其公正性也谈不上了。

这正是人类本性中罪恶软弱之处,往往造成历史的曲折和无奈。

话说这位市长本人尽管是强烈支持和鼓吹这一重建计划的,但获知此事后,他立即请独立人士加以调查。此后,调查报告表明卡格的确未能遵照正当审计程序,属于渎职行为。于是科恩市长立即要求他自动请辞,但为卡格所拒,结果市长便宣布将他解职开除。科恩在新闻发布中说,“我同卡格先生相识有35年之久,一直非常尊重他。但我在此事上的首要考虑,是维持公众在牛顿市选举中的信心。”

市长的公正态度和果断的处置迅速将此事摆平。于是市政府设定,在过年后的1月23日举行一次特别公民投票,来决定是否“重建北高中”。此后,牛顿市的报纸和电视台便有了大量的文章和辩论,双方申述各自的理由;又有不少会议讨论,甚至组织居民到现有高中的现场参观来了解情况。到了投票日前几周,街上到处可见“YES”或“NO”的选战牌,我们晚间也会得到拉票电话。一时间,这个九月前不大为人注意的问题已弄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

公投日那天,各投票站从早七点到晚八点开放,次序井然。当晚结果已经初步揭晓,31%的登记选民投了票,其中59%为赞成票,因此市议会通过的提案得到公投的肯定。去年11月麻州州长选举时,牛顿有75%的选民投了票,相比之下,这次的投票率并不高。但市长对结果感到高兴,他认为这是牛顿居民对教育的支持,并表示要立即着手推动这个项目。而反对派则认为自己是由一帮居民组成的“散兵游勇”,从未干过这类事情,因而在竞选经费、组织和经验上都无法与市府的“正规军”匹敌。平心而论,这也是事实,并且一语道破了民主竞选的关键。上至国家总统选举,下至社区这一类公投,没有充足的经费和强力的竞选班子是不可能取胜的。反对派认为,无论如何,41%的投票者已表达了他们的心声,市府的官员们在政治上也保全了面子,只是希望他们现在能够认真听取和研究反对派在竞选中所提到的关于财政和设计上的各种问题,想一想什么才是对这所高中和对这个城市最好的。

一场风波就这样结束了,大家心平气和。这一次全市公民投票化费了市府8-10万美元,这是民主程序的代价。至于这一决定是否明智,那还是要由今后的实践来证明,现在至少我们已经做了我们应当做作的事情。

在关注这一事件的进展时,我发现市长早已有了一个对公众公开的电子邮件信箱,任何市民都可以给他发电子邮件提出问题。而他对许多问题的回答也会登录在市府的网页上,供人阅览批评。该网页的标题便是“向市长提问,科恩市长希望听到你的声音。”我浏览了一下最近一批问答,内容从关于孩子上学,水费上涨,有线电视节目,到抱怨校园学生拉假火警并建议如何防止,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人问市长同那位市府选举委员会主席彼得·卡格先生是否有亲戚关系?提问的人有老居民,也有刚搬来的新住户;有主妇,也有学生;有的口气平和,也有不客气的质问。不过市长的回答,或长或短,却都是摆事实,讲道理,态度彬彬有礼,也没什么废话、空话,与我亲身接触过的他印象一致。我想,有些技术性问题的回答可能是由他的助手帮助写的,不过,既然署名市长,他总是要过目修改,并且是要担负责任的。他说话作事有板有眼,并不怕担负责任。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一位美国市长的二三事。

2007年1月于牛顿市


五 年 后 记

牛顿北高中的新建工程如期开工了,然而,由于没有料到的问题,工程预算也不断增长,很快就逼近1·97亿美元。牛顿市长大卫·科恩再次遭到市民的质疑和指责,报纸上出现了讽刺他的漫画:大卫像一个打赌孩子一样,在沙滩上又划定了1·97亿美元的界限,并对这北高中巨人说道:我量你再也不敢越过这条线了!

2008年5月市府终因经济拮据,开始考虑增收一千二百万美元的居民税,但这需要由市民投票来批准这特别加税案(Override)。牛顿市在2002年已经有过一次一千一百五十万美元的提税案,那次是通过了,51.3%的公民去投了票,但赞成票比反对票只多出709票。这次市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当时经济萧条的阴影已经开始笼罩北美,人人自危,“够了,够了!”的反对呼声很高。报上除了有许多表示赞成或反对的读者来信之外,又有了对市长不客气的漫画:这回市长被画成像一位“万圣节”时蒙面化了装的孩子那样,提着“特别加税案”(Override)的口袋,挨门挨户来讨糖果,被居民训斥道:“大卫,我就知道是你。你多大了,还玩这种把戏?”

投票的5月20日那天是星期二,但仍有47%的公民去投了票,其中55%反对,45%赞成,反对票比赞成票多出2310票,特别加税案被否决了。

在媒体问到科恩市长是否失望时,市府的发言人所罗门说:“公众投赞成或反对票都有他们个人的理由。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一结果反映了他们困难的经济时期已来临。但是,显然科恩市长是尽了全力想让特别加税案通过。我认为,这表明他是多么深切地在乎牛顿市啊。”

在这次公投之前的五月初,大卫·科恩已宣布他不再参选下届市长,但他接受了两年半前市议会给他提薪$27500的决定。

此后的一年内,迫于经费不足,市长无奈地黯然削减了80名学校的教职、16名警员,并关闭了一些图书馆等社区服务项目。牛顿市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经济萧瑟的寒气。

2009年秋,已连任三届的62岁的科恩先生不再参选下届市长。自市议员、州代表到市长,他已服务公众近40年。现在有五位候选人忙着来竞选这空出的位置。在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浪中,牛顿市也无法幸免,多数候选人都声言要削减服务项目、大幅度加税,以克服财政困难。北高中的重建还在进行,不过,已是骑虎难下,工程预算追加到了两亿美元,还不知道实际完成时花费将会是多少?这一点正是当年一些反对派所担忧的。

2010年9月初的劳工节后,新建的北高中如期开学,校舍设备令人叹为观止,学生们自然欢天喜地!而科恩市长早已在该年初的第一天就离任了。

牛顿市长大卫·科恩先生为牛顿市民做了许多有益的事,但也挨过不少人骂;他的报酬与他的贡献不相匹配,因为他更在乎自己的信誉和为公众服务的热情;他平易近人,像是一位公仆,他受到人们的尊敬。

看着那些讽刺他的漫画,我在想,民众是可爱的,科恩也是可爱的,因为舆论是民主的,财务是透明的。正是这个舆论民主的制度,让公民们敢于公开批评官员,同时,它也造就了像科恩市长这样的官员。

忽然,我又记起了另一张漫画。那是在胡耀邦时代,人们对他改革开放的成果感到欢欣鼓舞,国内有报纸登了一幅十分友善的漫画:题为“总书记指挥我们唱歌”,其中形似的胡耀邦指挥动作略有夸张。然而,后来该报的总编辑竟为此丢了官,理由是:总书记是可以这样随便画的吗?……啊!

尾声

据2012年秋报导,最终的统计数字表明,建造牛顿北高中的总花费是191.5m$(准确地说是:$191,526,232.70)。在美国造价最昂贵的中学中,它排名第五位。第一名是位于洛杉矶的罗伯特·肯尼迪社区学校,578m$,比北京的奥林匹克鸟巢体育场(500m$)还贵!它的旧址是一所旅馆,原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於1968年6月5日在那里被刺杀,故此得名。其余的三所中学分别为:377m$,洛杉矶;235m$,纽约;和$232m$,洛杉矶。

2010年8月23日美国广播公司(ABCNews)在全国晚间电视新闻里,以“世界上造价最昂贵的中学”为题曾报道过此事。许多人并不认同如此昂贵的学校一定会带来更好的教育,而建造北高中给牛顿市带来的财政债务要到2041年才能还清。2011年4月新任的牛顿市长又在打加税的主意,根据他的提案,平均每户要加收341美元。但这个特别加税案在市议会里就给否了,多数议员不同意再提起这个曾在社区引起众怒的工程,特别是在这挥之不去的经济萧条时期。

然而,羊毛毕竟要出在羊身上,巧妇亦难为无米之炊,加税恐怕只是早晚的事了。

2012年9月补记


链接网站首页-阅读更多内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