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留习作园地]

够,也不够!

──记胡耀邦1959年的一次讲话

小 鹰

到2009年的四月十五日,已是胡耀邦同志逝世20周年了。看到我们国家繁荣昌盛、百姓生活蒸蒸日上的今天,我不禁想写点什么来纪念这位当年“拨乱反正”、力主“改革开放”的先驱。

我记起了50年前聆听过胡耀邦的一次讲话。

那还是在上个世纪中叶,由于我国执行了极“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工农业所谓的“大跃进”之后不久,国民经济即陷于长达三年的困难时期。这是历史对主观唯心主义的严重惩罚。那时我并不清楚农村里逃荒、抢粮、饿死的人数以千万计的惨况。城市里,特别是首都,要好一些,但吃的、用的东西的供应极为紧张,什么都要凭票证,排长队购买。燃料也缺乏,街上的公共汽车要靠沼气或煤气运行,车顶上装着一个引人注目的巨大气包,一路招摇过市,发动机不时会发出吓人的“劈啪”作响的声音。

1959年城里人的口粮开始减定量了,中学男孩子从每月36斤减到32斤,女孩可能要低到28斤,成年人就更少了。今天看来,城镇的这个定量并不算低,不过,当时副食供应十分匮乏,肉蛋油糖是罕见的东西。很多人因为身体缺乏蛋白质营养,开始浮肿,额头或小腿一按一个坑,在大学读书的姐姐就是这样。我们在家有妈妈操持,好一些,但也常常只是薄粥度日。连我们家里经验丰富的老黄猫,屋里屋外都找不到她可吃的东西,也饿到要偷吃我们鱼缸里养的小金鱼的地步。

那时我在北京二中读高中,学校曾组织我们上街去采集新鲜树叶,说是可以用来培养“小球藻”,并说它如何富含蛋白质。这听起来很诱人,但后来我从没有见到过这类食品,属于“画饼充饥”。倒是有些人家里干脆用葡萄叶子掺和着来做饼吃,饼是绿色的,据说味道还不错。不过,无论怎样“朝三暮四”地努力安排用粮计划,到了上午第四节课,众人已是饥肠辘辘、心神不定,只是盼望早点打铃下课,好赶快去吃饭。

我们学校里那时也常配合有思想教育工作,例如,让大家去看反映苏联国内战争时期鼓舞斗志的书籍和影剧,如《黑面包干》、《以革命的名义》、《列宁在1918》等。报纸上也常有“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一类的口号,宣传发扬红军“过草地”、“爬雪山”时吃草根、皮带的革命精神。

1959年12月13日,由于我校学生胡德平的关系,校方请到了其父,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来给全校师生作革命传统教育的报告。(胡耀邦演讲和题字的照片见左) 这对我们中学来说,算是一个很隆重的活动了。

讲话是在学校的礼堂院举行,那不是个礼堂,只是一个有砖砌的台子的大院子罢了。那天会场里布满了彩旗和标语,学生自带课椅,按班级排好,早早地等候在那里。初中生们有老师看着,规矩地坐在前面唱歌;我们高中的老生,和往常一样,耸着瘦肩膀,抖着螳螂般的细长腿,做出一付满不在乎的样子,在后边彼此低声取笑谈天。

胡耀邦先同老师们在校长室见了面,题了字,然后来到会场讲台向师生们讲话。胡演讲了些什么,我很快就忘掉了。不过,其中有一个情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历历在目”。

记得胡在讲话中突然停了下来,用湖南口音的普通话问大家:“你们现在的粮食够不够吃啊? …… 猪肉够不够吃啊?”

这是一个当时人人关心而又敏感的问题,但在大会上人们又不知如何开口,一时间全场彼此相望、鸦雀无声。见无人回应,胡便指着一位坐在前排的初中生,亲切地问道:

“你, …… 就是你呀! …… 哎,小胖子,你说够不够吃啊?”

我注意到,几乎所有的老师们都伸着脑袋去看他怎样回答。那个孩子涨红了脸站起来,笑着喊了句“够!”便赶快又坐了下去。

坐在台上的校领导们好像是松了一口气。

此时,胡耀邦也笑了,“好!答得不错。”他鼓励那孩子道。“不过要我说呀,我看是够,也不够!”他的声音洪亮,“现在国家有困难,粮食的确不多,只要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做好计划,劳逸结合,基本上还是够吃的。 …… 但是,这点粮食、这点肉对你们青年人长身体又远远不够嘛!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当让每个人每月能吃上十几斤、几十斤肉,大家想不想啊? …… 想嘛! …… 我就想。”他坦诚地自问自答道。

顿时全场一片欢笑,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胡接着说,“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渡过困难时期,我们一定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听到此时,无人指挥,全体师生便一齐拍起手来。

说也奇怪,胡耀邦当时并没有给大家增加什么定量,也没有带来任何可吃的东西,他的一席话如何便赢得了人们欢心和尊敬?是因为我们那时太幼稚,太容易被鼓动起来了?不是的,我想,那是因为大家欢喜他体察民心所望,讲出了实话罢。人们看到了一位通情务实的、有希望的国家领导人。

果然,在粉碎“四人帮”一伙之后,他率先冲破禁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有错必纠,平反了历史上积累起来的各种冤假错案,人心大喜;又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炮打碎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为日后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大发展铺平了道路。1981年,他不负众望,被选为党中央的总书记。

在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指引下,经过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地奋斗,今天,可以说,胡耀邦50年前对北京二中师生的“许诺”是基本实现了,人们普遍开始过上小康的日子。

天还是这片天,地还是这块地,人还是中国人,怎么会就“换了人间”?──胡侃了一句:神州不再“瞎折腾”!

记于己丑年清明节前

本文首发于2009年3月《炎黄春秋网》刊外稿

后刊於《纵横》月刊,2009年第四期,20-21页

2009年7月修订

(返回)

链接网站首页-阅读更多内容